受今年降水持续偏少影响,我市部分县区土壤缺墒情况严重。针对降水少、土地失墒的旱情,我市水利部门多措并举保灌溉,确保农作物的及时播种。


加强会商分析研判
市水利局立足自身职责,主动作为,克服全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难题,在无有效降雨的情况下,组织气象、水文、农业等部门开展抗旱会商4次,分析研判近期旱情趋势;启动保夏播地表水源信息日调度制度,与上下游县区加强联系对接,及时调整调水策略及方案,协调抗旱水源;及时科学调度水工程,建立水利工程调水台账,记录当前蓄水量、灌溉可用水量、每天调水量等详细数据,科学分析用水形势,算好水账,形成了“大补中、中补小、小提灌”水利抗旱水源利用模式,力争实现精细化调度管理。


统筹上下游水源调配
市水利局按照“大型水库留存1.5年水量,中型水库留存1年水量,小(1)型水库留存3个月水量,小(2)型水库不留存”的原则,优化抗旱紧急期水资源调度方案,充分发挥大中型水库及重要拦河闸坝供水潜力和调蓄能力,灵活运用库群互补、库河联调、加大流量、延长供水时间等手段,统筹考虑全市河流上下游沿岸县区用水需求。自6月2日起,市水利局先后发布11条跨县区调度指令,沂河上游沂水县、蒙阴县,沭河上游莒南县,祊河上游费县等县区,克服自身水源不足、旱情持续发展等诸多不利条件,先后向下游兰山区、河东区、兰陵县、郯城县、临沭县等县区调水6930万m3,全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。截至6月20日,全市地表水利工程累计农业灌溉放水量4.32亿m3。


做好保夏播灌溉服务工作
市水利局先后派出18个工作组下沉基层,深入旱情一线,对河流、灌区供水情况进行调研摸底,掌握第一手资料,指导抗旱保灌。督促指导县级水利部门、水管单位等加强会商研判,密切关注灌溉难点热点,采取先下游、后上游,提前开灌、轮灌、错峰补灌等措施,削减灌溉用水高峰期供水压力。同时,根据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及用水需求,灵活调度,全力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求,为夏种夏播提供有力抗旱水源保障。
下一步,市水利局将立足自身职能,强化市级水源统一调配,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,继续科学调水,为我市农业生产及乡村振兴贡献水利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