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市水保办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座谈、现场查看的方式,对我市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(第一批)进行了督导检查。目前,我市2014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(第一批)共完成治理面积94.16km2,其中,梯田工程完成45.42 km2,水保林完成5.93km2,经济林完成0.29 km2,封育治理完成42.52 km2,完成堰坝7座,谷坊47个、蓄水池22个,生产道路33.79km,整体进度完成83%。
2014年我市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(第一批)包括沂水县沂山前、蒙阴县云蒙、费县柱子山、平邑县丰山、沂南县北大山、莒南县石河峪、兰陵县抱犊崮7个项目区13条小流域,共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.09km2,总工程量291万m3,总投资4606.2万元,其中中央投资3180万元。
项目自2014年7月陆续开工建设,各项目区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同时,结合当地实际情况,因地制宜、广开思路,走出各具特色的小流域治理之路。沂水县、莒南县、蒙阴县早下手,在2014年7月就开工建设,并先期完成了水土保持林建设;沂南县、莒南县将工程建设与大户承包相结合,充分发挥国家投资社会效益;平邑县把小流域治理项目与农业开发项目和乡镇规划相结合,共同打造万亩林果基地;兰陵县科学规划,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集中连片,形成山顶封育治理、山中梯田成片、山腰道路环绕、山下沟道治理的治理格局,生态效益显著;费县充分发动群众,在项目区内实行土地流转,将小块土地整合成大块,方便施工的同时,也增强了水土保持效果。
下一步,等到天气转暖后,各项目区迅速开展水保林及经济林栽植,对其他水保工程收尾,预计在2015年4月底将全部完成建设任务。